新华社福州11月12日电(记者宓盈婷)“今天忘带台胞证,没想到可以用‘刷脸办电’系统进行身份识别,真是太方便啦!”近日,在福建平潭国网海坛供电营业厅,台胞李如真在办理企业用电增容业务时感慨道。由于厂区位置偏远,若折返取证需一个多小时,依靠数字化办电,效率大大提高。
平潭是大陆距台湾本岛最近的地区,是“综合实验区+自贸试验区+国际旅游岛”政策叠加区。近年来,平潭先行先试,推出一系列举措,持续优化台胞台企的生产生活环境。台胞“刷脸办电”服务,让台胞可通过该系统办理新装、更名、换表等19项业务。
在平潭上楼村,台胞傅韬丞的台湾白玉蜗牛示范基地同样受益于“电管家”模式。初来平潭时,因设备跳闸,他的养殖棚温度骤升,所幸供电所及时抢修,才避免了损失。此后,供电所为他定制用电咨询报告,并开通绿色通道,加快办理增容手续。“比在台湾办手续还省心。”傅韬丞说。目前,傅韬丞养殖白玉蜗牛13万只,产品销路好。
台胞台企共享职工之家,为台胞职工打造温馨“充电站”;台胞创业“一件事套餐”、个税补贴“免申即享”、全流程医疗服务等举措,便利台胞生活;以“跨部门数据共享+流程一体联办”为核心,推动身份信息两证互认……随着一系列惠台措施落地,越来越多台胞选择在平潭落地生根。在上楼村,已有30余家台资企业入驻。
近年来,平潭依托区位和政策优势,推动海峡两岸跨境电商、海运快件等业务快速发展,对台贸易额从2013年的约10亿元提升到2024年的2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