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脉相承 两岸同“音”

一脉相承,两岸同“音”。3月24日,一场两岸地方戏曲的表演和学术交流会在漳浦县竹马戏(芗剧)传承保护基地举办。

一脉相承 两岸同“音”

来源:福建日报新福建 2025-03-26 09:2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一脉相承,两岸同“音”。3月24日,一场两岸地方戏曲的表演和学术交流会在漳浦县竹马戏(芗剧)传承保护基地举办。来自台湾台北的南乐贞远社一行12人,与漳浦县竹马戏(芗剧)传承保护中心等当地戏曲团体欢聚一堂,共叙两岸戏曲情缘。两岸戏曲人同台表演了南音《鱼沉雁杳》《暗想暗猜》《梅花操》和竹马戏《桃花搭渡》《和尚下山游漳浦》《昭君和番》等传统剧目,以精湛的演技和优美的唱腔,将剧中人物的情感和故事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赢得了阵阵掌声。

南乐贞远社社长丁松耀、漳浦县南音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薛淑花和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曾宪林等分别分享了各自对南音和芗剧、歌仔戏表演传承或艺术研究的心得体会,一致认为闽南的芗剧与台湾的歌仔戏、闽南的南音与台湾的南乐、南馆本质上同为一个剧种,都是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大花园的一朵奇葩。

会前,台北客人还参观了漳浦蓝氏三杰馆、黄道周纪念馆和天福茶博物院。交流会上,浦台青年演员互赠礼物、交换了联系方式。此外,漳浦县有关部门联合授予漳浦县竹马戏(芗剧)传承保护中心“浦台同心·两岸文化交流示范基地”。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文化交流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碰撞和融合,通过此次活动,不仅体现了竹马戏和南音的独特魅力,也为两岸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搭建了一座桥梁,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了力量。

据悉,漳浦是台胞主要祖籍地和台商投资密集区,也是全国文化先进县和中国民间艺术竹马戏之乡。近年来,漳浦县竹马戏(芗剧)传承保护中心先后赴台参加两岸小戏大展、台北市歌仔戏观摩汇演、彰化县秀水乡曾厝福德宫传统艺术交流等活动,先后邀请高雄市仁武区民轩文化艺术团、陈美云歌剧团、台湾师范大学民族音乐研究所、台湾南管新锦珠剧团等台湾戏曲团体到漳浦访问交流,为增进浦台文化交流和两岸情感融合作出积极贡献。

(林惠卿 林源鑫文/图)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