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届“重庆·台湾周”日前在渝举行。作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西部地区首个由国务院台办和地方政府共同主办的两岸重大综合性交流活动,本届台湾周邀请到国务院台办、海峡两岸关系协会领导,重庆市领导、两岸企业家峰会大陆和台湾方面负责人以及有关推进小组召集人、全国台企联负责人、台湾政要及知名人士、岛内工商团体负责人,两岸青年群体、基层代表和兄弟省市台办负责人,以及媒体记者等800余人与会,其中近600人是从岛内来渝。
嘉宾齐聚山城,围绕“共享新机遇 共创好未来”主题畅叙情谊、共谋发展,推动渝台交流合作向更高水平、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迈进。
叙情谊:从渝台深厚渊源寻共鸣
“台湾和重庆都充分发扬中华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无论在血缘、历史、文化等各方面,都有非常深厚的渊源,两岸同为炎黄子孙、同属中华民族。”对两年内4次到访重庆的中国国民党副主席夏立言来说,重庆在两岸不绝如缕的历史与政治关系之间,有着独特地位。
在此间举行的第十二届“寻找抗日足迹、共谋和平发展”渝台基层交流活动中,50名来自台湾的嘉宾依次前往张自忠烈士陵园、江津抗战遗址、建川博物馆及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等地,与历史展开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深度对话,深切感受那段烽火岁月的波澜壮阔。
参访团一行表示,重庆之行令人震撼。不仅亲眼见证了大陆的飞速发展,也被重庆人民团结一心、抵御外侮、顽强不屈、百折不挠的抗战精神深深触动,衷心期待两岸交流能够日益深入,让历史的记忆成为推动未来发展的强大动力。
随着海峡两岸交流的日益频繁,凤梨酥、乌龙茶等台湾的特色商品与美食受到越来越多大陆民众的关注和喜爱。在2024台湾名品展上,来自台北市、金门县、彰化县等地的120家台湾企业来渝参展,展览面积达1万平方米,展位300个,设有台湾特色商品展示区、台湾美食展示区和互动体验区。老朋友和新面孔“组团”推介,只为重庆市民能够品尝台湾的地道美食,增进对台湾商品的了解和喜爱。
“重庆的发展速度超乎我的预期,此行我想在这里寻找代理伙伴。”台湾柔冠有限公司总经理许纯诚在纺织品行业耕耘近40载,从生产传统毛巾到研发功能性美容毛巾,其企业一直在寻求突破。他表示,大陆尤其是西部地区的市场潜力巨大,自己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早在2005年,台湾彰化县企业拓销联合协会理事长叶政权就开始到访大陆,为家族企业生产的蜜麻花、夹心酥、牛舌饼等特色产品寻市场。他表示,期待未来在重庆设立彰化商品馆,实现两地特色产品的共融发展。
促合作:重庆渐成台商发展热土
自20世纪80年代海峡两岸交流大门打开后,一批批台资企业便纷纷落户重庆,重庆日益成为台湾同胞投资兴业、西进发展的热土。
在本届“重庆·台湾周”项目签约仪式上,共集中签订9个两岸经贸合作重点项目,投资总额达118.7亿元,主要涉及新能源、创业服务、新材料等领域。台企跨海寻梦而来,重庆也敞开怀抱,积极落实台胞台企优惠政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热忱邀请广大台胞台商参与并共享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发展机遇。
夏立言评价重庆,台商在此经营,足以打造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知名企业。台青于此求学工作,能够培养洞察世局的广阔视野。重庆所提供的,正是一个两岸携手发展、共同迈向世界的舞台和机会。
实践证明,两岸融合发展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两岸经贸交流合作的步伐不可阻挡,两岸同胞走亲走近的意愿不可违背。本届台湾周恰逢重庆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成立30周年,细数一代代台商在渝劈波斩浪,重庆市台协会长黄光志感慨道,在渝台胞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和贡献者。台胞的发展不仅得益于西部大开发、西部陆海新通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的实施,更离不开重庆市委、市政府出台的诸多促进两岸交流合作的政策和措施,为台胞在重庆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数据显示,30年来,重庆市台协已推动渝台经济合作领域不断延伸,从餐饮、纺织服装、汽车零部件制造及修理拓展到IT、电子信息、金融业、高端商业等,合作层次从一般产业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业拓展,合作区域覆盖重庆市80%的区县。
在两岸信息通信合作发展研讨会上,中国通信企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中新称,两岸产业的互补性和大陆广阔的发展空间,将为两岸合作提供巨大机遇。
两岸企业家峰会大陆方面理事长郭金龙对渝台融合发展呈现出的强劲活力和广阔空间亦表示期待。他说,希望两岸企业家在深化产业合作上下功夫,在打造共同市场上找路径,在参与高质量发展中求突破,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共同发展。
重交流:助力台青追梦筑梦圆梦
第十六届“重庆·台湾周”策划设计了5大板块、18项活动,青年交流是重要一环。活动着重展示青年元素,鼓励支持两岸青年在各领域进行交流合作,为两岸青年互学互鉴、相依相伴、同心同行搭建平台、创造条件、提供服务。
在海峡两岸青年逐梦重庆就业创业研讨会上,由重庆市政府台办牵头,与重庆市教委、重庆市文化旅游委、重庆市人力社保局等部门共同研究的22条“来渝台湾青年学习实习就业创业相关政策”重磅发布。重庆市政府台办主任陈全发出热情邀约:“欢迎广大台湾青年来渝学习实习、就业创业,追梦筑梦圆梦。”
除了政策指引,巴南区惠科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示范点、九龙坡台湾青年就业创业基地、大渡口台湾青年就业创业基地等涉台合作平台,也为台青施展拳脚搭建起一方舞台。
在“重庆·台湾周”上,又一好消息传来。西南地区首个特色青创孵化器“四季宝岛”两岸青创中心项目落户解放碑地王广场,将为两岸青年提供更符合需求、更适应趋势的创业和就业赛道,力争打造成为两岸青年创业交流的知名服务平台。
“2015年前,我从未来过大陆,对这片土地的印象,更多是来自于历史与地理课本中的描绘。”2017年“登陆”重庆的台青张育洲,现为厦门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分行璧山业务部总经理助理,他说:“我相信,在重庆这片充满机遇的土地上,能够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和人生梦想。也诚挚邀请各位台湾青年,亲自感受重庆的蓬勃发展和无限机遇,一起为两岸的繁荣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交流,并不是一方的独角戏,更是一次坦诚的“双向奔赴”。以为期数天的“丹青承文脉 翰墨书渝台”书画交流活动为例,渝台近20位书法、绘画、篆刻领域的艺术家在技艺切磋中推动两岸文化艺术交流。
“虽然是第一次来重庆,但很有收获。”台湾女书法家学会理事段亭安提到,此行她访问了重庆美术院校及多个艺术家的个性化工作室,通过与艺术家的深入沟通,寻找共鸣与差异。“我们互相汲取不同的经验和想法,实现共同进步,是一次酣畅淋漓的艺术对话。”
看未来:渝台融合发展正当时
2024年是“两岸融合发展”提出十周年。10年来,重庆市深入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围绕打造“两岸交流新高地、台资西移集聚地、台湾筑梦向往地”目标,发挥独特优势,坚持守正创新,推动渝台融合发展走深走实。
除了以通促融、深化渝台经贸合作,以惠促融、推进落实同等待遇,重庆还以情促融,全面深化渝台交流。
由国台办新闻局指导,重庆市政府台办、四川省政府台办和中国新闻社联合主办,中国新闻社重庆分社、中国新闻社四川分社联合承办的“走进双城·见证成渝”两岸媒体“双城记”采访活动颇具亮点。
台湾《联合报》、梅花新闻网和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新闻社、中国台湾网、海峡飞虹网、海峡卫视、厦门卫视等两岸媒体,以及台湾知名时事评论员赖岳谦等30余人走访重庆两江新区、璧山区、永川区和四川省成都市、眉山市、德阳市,深入了解成渝地区在经济、科技、社会等方面的最新发展,触摸巴蜀文化的历史脉络,感受成渝地区蓬勃发展的活力与潜力,探索两岸产业合作的机遇。
第一次乘坐自动驾驶车,赖岳谦说,去过的大陆城市越多,就会发现智能化的城市也越多,希望两岸朋友们都能来重庆体验自动驾驶车;台湾自媒体博主蒋成圃说,期待大陆的汽车品牌能早日走进台湾市场,“我也想开着大陆的越野车在台湾吹海风”;在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台湾中天新闻主播周玉琴被石刻造像吸引,手机拍摄一刻未停,“我想把大足石刻最美好的形象介绍给台湾朋友,让更多人欣赏到古代石窟艺术的辉煌”。
数据显示,近年来,重庆充分运用渝台独特历史情缘和山城人文资源禀赋,依托“4+1+16”对台交流基地平台,首创开展“龙耀宝岛——铜梁火龙赴台展演”“海峡两岸岳飞文化夏令营”等两岸交流活动,精心组织“魅力重庆·壮丽三峡”渝台基层交流,“寻找抗日足迹、共谋和平发展”、台湾大学生重庆实践、我的故乡你的家——两岸婚姻家庭川渝行等主题交流,累计邀请台湾基层、抗战后代、青少年、工商业、妇女、农林等多领域代表人士逾3万人次来渝,推动数十万名两岸同胞交流交心交融,初步构建全方位、多渠道、深层次的渝台大交流格局。
海峡两岸一家亲,同心共圆中国梦。
下一步,重庆将持续以台湾同胞福祉为念,率先同台胞分享现代化新重庆发展机遇,加强渝台经贸联结,扩大渝台交流交往,扎实开展解决台胞台企急难愁盼专项行动,积极为台湾同胞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推动渝台同胞越走越近、越走越亲,努力增强台胞幸福感获得感归属感,谱写渝台融合发展新篇章。(中国台湾网、重庆市台办联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