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土地,正向两岸同胞发出诚挚“邀请”——2024年黔台会侧记

当“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两银”已成往昔,当“村超”、“村BA”火爆出圈,当“天眼”“天桥”“天空”交相辉映,我们终于看到,“东风满帆蓄势起”的贵州大地,正以满满的诚意,向海峡彼岸的同胞们发出这份“邀请”!

这片土地,正向两岸同胞发出诚挚“邀请”——2024年黔台会侧记

来源:中国台湾网 2024-09-04 10:4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台湾网贵阳9月3日讯(记者 尹赛楠 卓娜 李鑫)当“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两银”已成往昔,当“村超”、“村BA”火爆出圈,当“天眼”“天桥”“天空”交相辉映,我们终于看到,“东风满帆蓄势起”的贵州大地,正以满满的诚意,向海峡彼岸的同胞们发出这份“邀请”!

9月3日,2024年贵州·台湾经贸交流合作恳谈会在贵阳开幕。(中国台湾网记者 尹赛楠 摄)

初秋的贵阳,景致清雅,诗意盎然。

9月3日,以“凝聚共识,推进融合,共促发展”为主题的2024年贵州·台湾经贸交流合作恳谈会(简称“黔台会”)在贵阳开幕。来自海峡两岸约300位嘉宾代表相聚林城,共商黔台交流合作,共话两地亲切友谊,共推两岸融合发展。

自2013年以来,黔台会已成功举办8届,是中西部地区重要涉台交流活动,也是进一步深化黔台融合发展、促进黔台各领域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黔台会推动黔台两地在经贸、农业、民间文化等领域保持着一系列交流交往。截至目前,贵州注册台资企业累计达710家。

“贵州和台湾的发展史已经说明,我们拥抱多重的身份认同,我们以多元的族群文化为傲,但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民族精神是包容且进取的,我们始终是有共同血缘、文化和历史渊源的一家人。”中国国民党副主席夏立言表示,黔台两地合作优势明显,可谓相得益彰。“凝聚共识、推进融合、共促发展,这不仅是愿景,更是现在进行时。”

来自海峡两岸约300位嘉宾代表相聚林城,共商黔台交流合作,共话两地亲切友谊,共推两岸融合发展。(中国台湾网记者 尹赛楠 摄)

“贵州与台湾的交流合作渊源已久,随着一系列促进黔台交流合作的政策出台,双方交流领域不断拓展,人员往来日益密切,经贸合作成果显著。”全国台企联会长李政宏表示,如今,越来越多的台商台胞走进这里、了解这里,进而留在这里、融入这里,证明“两岸一家亲,黔台一家人”的愿景已经照进现实。“放眼未来,黔台合作一定会创造更多机遇,开辟更广阔的空间。”

“贵州的丰富多元,与台湾相互辉映,共同造就了中华民族的缤纷多样,也成就了中华文化的绚丽多彩。”夏立言动情地说,两岸同为炎黄子孙、同属中华民族。做地地道道的台湾人,和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完全能够兼容。台湾可以、也应该在整个民族振兴的过程中,扮演积极角色,这是两岸共同奋斗的目标。

贵州与台湾地缘相近、人缘相亲,黔台合作源远流长,北纬25度线连接了多彩贵州和宝岛台湾。11年前,伴着黔台会的东风,两岸同胞跨越山海,揭开了黔台合作的崭新一页。11年后的今天,两岸同胞再度相聚于此,共襄黔台盛会,共谋发展荣景。这充分说明,无论两岸形势如何变化,两岸的交流始终不能停、不能断、不能少。

2018年,台商陈耀民在贵州六盘水投资建厂,这一待就是整整6年。六年间,陈耀民感受到台资企业享受到的政策支持,也为在贵州长期发展坚定了信心。“每次回到台湾,就常常有朋友向我们了解在大陆投资的情况,过程中大家发现仍有很多台胞对大陆不了解。”陈耀民说,黔台会举办的意义,就是要搭建起贵州与台湾沟通合作的桥梁,让更多台胞真正了解贵州,了解大陆,影响和推动两岸同胞在更深领域合作发展。

台湾青年张安绮讲述融合故事。(中国台湾网记者 尹赛楠 摄)

“我的母亲在贵州扎根已有20多年,她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情感。”台湾青年张安绮说,受母亲的影响,自己毕业后就选择来到贵州发展,扎根于贵州农旅产业,还邀约了许多台湾的小伙伴们一起打造了“花漾河畔”农业产业园,成为当地的“新农人”。

“母亲曾说,她希望可以打造一个对人对自然都友善的农业空间,所以我选择投身于生态农业,让大家在这里吃得健康活得舒心。”张安绮说,希望未来有更多的两岸青年加入我们,在享受鸟语花香的同时,努力让贵州山区更有活力、更有质感,也让更多人看到这片美丽的天地。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活动现场。(中国台湾网记者 尹赛楠 摄)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就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的战略部署,将为两岸同胞特别是两岸青年在祖国大陆追梦、筑梦、圆梦提供更多的空间和机遇。以黔台会为纽带,两岸同胞必将紧贴时代发展脉络,实现更广领域互利合作、更深程度融合发展,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增进两岸同胞民族认同贡献力量。(完)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