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关注岛内新闻的朋友应该都能注意到,长期以来,民进党当局千方百计阻止大陆产品入岛。
不过,处处设防的民进党当局却是处处“破防”。
最近,被民进党当局视为洪水猛兽的大陆制造再度被曝出冲进了台湾军品制造业。
根据岛内媒体爆料,台军官兵使用的防弹衣,所用布料尽管贴了“台产”标识,实际上却是如假包换的大陆制造,岛内舆论一片哗然。
可笑民进党当局,口口声声“脱钩”大陆,时时刻刻“严防”大陆,偏偏处处离不开大陆。谭主倒想问问民进党当局,这又何苦呢?
条条禁令封杀大陆制造
在严防大陆制造这件事上,民进党当局已经到了“闻陆色变”的地步。就连螺蛳粉和魔芋爽等岛内民众喜闻乐见的大陆食品都未能幸免,被民进党当局以防“统战”为由强制下架禁售。
民进党当局声称该螺蛳粉包装
违反“进口法令”
谭主来简单梳理一下民进党当局是如何一步步在严防大陆制造的歪路上走火入魔的。
几年前美国对华发起贸易战时,民进党当局马上“参战”,宣布包括禁止岛内制造商进口大陆原材料、对大陆售台钢铁产品等展开反补贴与反倾销调查、禁用华为等多项禁令。
去年8月,民进党当局的“大陆产品禁令”进一步扩大,宣称 “只要多数人看得到、听得到的设备,只要是在公共‘场域’,皆不可使用陆制资通产品”,并要求全数排查公共场合的广告看板、电子屏幕等设备。
今年起则规定,岛内高校只要是申请当局经费购买的资通讯产品,“一律排除大陆品牌”,就连校园内出租区域的外包餐厅和商店等,都不得使用大陆制造的设备。
在事关“抗中保台”的军用产品上就更不用说,民进党当局严格规定军用品厂商不能采用大陆生产的材料,台防务部门也严禁使用大陆制造的军品。
根据今年4月中国商务部发布的相关公告,民进党当局长期以来单方面限制输入台湾地区的大陆商品数量已经高达2400多项。相比之下,台湾地区禁止世界其他地方输入的商品却不到100项。
民进党当局如此大费周章封杀大陆产品,结果如何呢?
时时处处离不开大陆制造
岛内朋友告诉谭主,现在岛内吃的、穿的、用的,很多都是大陆产品。怎么可能完全禁止大陆制造入岛?
谭主简单搜索了一下,“大陆制造防不住”的案例比比皆是。
去年,台湾多场重大晚会活动中都有无人机表演。然而,出尽风头的“无人机台湾队”,使用的无人机硬件和软件都由大陆深圳厂商制造,“只有电池里的电是台湾制造的”。
台无人机表演现场
就连民进党当局禁售下架的螺蛳粉等大陆小吃,也被岛内网友发现在台湾夜市遍地开花。
尤其让人“瞳孔地震”的,是台军使用的军品被频频发现和大陆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抗中保台”变成了“靠中保台”。
除了谭主开篇提到的台军防弹衣布料来自大陆,还有台海军采购的“负重训练用装具(假人)”也被证实为大陆制造。今年年初,台军计划在全台284个营区设立智能警监系统,结果有媒体曝光,该系统“球型监视器”的相关设备中,使用的其实是大陆制造的电路板。
台军“天弓-3”导弹用来控制点火步骤的硅控整流器被曝从大陆“淘”来
最讽刺的是,被用来对抗大陆、作为台军防空主力的“天弓-3”导弹,其中一些重要零部件也是由台湾民间承包商自大陆企业采购,将外包装拆掉后仿照军规模式重新包装后交货。
事实证明,民进党当局想靠一纸令下就要大陆产品在岛内“归零”,根本是痴心妄想。
严禁大陆制造是伪命题
长期研究两岸关系的专家告诉谭主,大陆制造的产品之所以在台湾“屡禁不止”,除了两岸经济社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以外,大陆领先全世界的制造能力也是重要因素。以防弹衣为例,大陆产防弹衣占据了全球防弹衣市场的70%,就连美、英等国防弹衣生产商的采购目录中都不乏大陆产品身影。再比如无人机,2022年的数据显示,工业级无人机方面,大陆占全球55%的市场,消费类无人机方面,占比更是达74%。在这样的情况下,台湾厂商不可能违背市场规律刻意绕开大陆。
这位专家进一步表示,民进党当局严禁大陆制造就是个无法实现的伪命题,贻害无穷。
一是破坏两岸正常经贸合作,损害台湾厂商利益;二是让台湾人无法使用价廉质优的大陆产品;三是干扰健康的营商秩序,导致有人利用民进党当局的恶“法”凶规举报打击竞争对手。
专家指出,两岸经贸本应是互利共赢的好事,却被“逢陆必反”的民进党当局大搞政治操弄,损害台湾民众利益。有岛内媒体疾呼:不管从两岸经贸数字,或是数以百万计的台商家庭生计来看,台湾经济都没有与大陆“脱钩”的本钱,也完全不应该走“断链”这条路线。
民进党当局对大陆强行搞“脱钩断链”,脱离的是两岸实际,断送的是台湾前景。谭主想要说,在两岸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大陆制造挡不住,民进党当局自欺欺人的把戏只会让台湾经济千疮百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