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谭恒岳老先生:
您好!
您是在台湾的浏阳籍知名人士。2017年8月我随同浏阳市谭嗣同文化研究会到台湾考察,有幸受到您的热情款待。记得您在祝酒时说:“浏阳是我的根!是我永远的家!我永远是浏阳人!”是啊,一条浅浅的海峡割不断两岸同胞的血肉亲情!您是浏阳大家庭的家人,是浏阳的乡亲,是我们的长辈。今天写信给您,与您拉拉家常,向您表示老家亲人的慰问和祝福!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两岸同胞血脉相连,自古以来大陆与台湾就有着密切的联系。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您的堂祖父谭嗣襄离开浏阳,横渡海峡来到台湾,担任台南凤山县盐务。当时的凤山,还是一片山地部落和汉民杂居的地方,瘴气弥漫,灾情不断,罡风苦雨,艰苦异常。他不辞劳苦,为台湾百姓的福祉四处奔波,不幸积劳成疾,病逝于台南,把年轻的生命献给了宝岛台湾的开发事业。1895年甲午战败之后,台湾被迫割让给日本,引发了大陆十八省举子公车上书,成为戊戌变法的前奏。您的堂祖父谭嗣同心怀国恨家仇,长歌当哭,和着泪水写下了一首诗:“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至今谭嗣同的神位供奉在台北的忠烈祠,谭嗣襄逝世的地方台南蓬壶书院遗迹尚存。所以我们来到台湾考察,追寻先贤的遗迹和史料,加强两岸同胞的联系和交流,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
谭家是浏阳的名门望族,历史上人才辈出,人文蔚起;历代先人忧国忧民,精忠报国。您的曾祖辈谭继昇、谭继墉、谭继洵兄弟,或为地方贤达,或为封疆大吏,素来关心民间疾苦,至今佳话流传。您的祖父谭嗣穆,民国时期先后任桂东、汝城县长和郴州道尹,嘉谋善政,造福一方;回乡后变卖田产兴学重教,招收贫家子弟免费入学,春风化雨,桃李芬芳。您的父亲谭湘泉思想进步,同情、支持革命,曾保护中共地下党员和红军家属,向红军部队捐赠钢炮、来复枪、石印机以及活动经费。家乡人民没有忘记谭家几代人为社会发展、历史进步所作的贡献。
您今年已经98岁高龄,是历史的见证人。抗日战争时期您在家乡组织民兵抗日,保家卫国,功不可没;赴台之后积极联络亲友,致力于《仁学》研究,支持家乡建设事业,为国家统一奔走呼号。我们赴台考察,您不顾高龄亲自出面接待,接受采访,同时捐赠了一批珍贵资料给谭嗣同纪念馆用于谭嗣同研究,充分表达了一个游子对故里的拳拳之心。
清末民初时期,谭、宋、刘、黎四姓号称浏阳四大家族。谭、刘两家可谓世交。一百多年前,谭、刘两家的先贤为了国家富强、家乡富裕曾经在一起共同奋斗。我们家族的长辈刘善涵有幸与谭嗣同一起,办煤矿,兴算学;谭嗣同殉难之后,又与李闰一起创建浏阳第一所女子学校。在台湾,您有意安排我们认识了您的外孙和孙女婿。他们是在台湾出生、成长的新一代,我们一见如故。他们与您一样爱国爱乡,对谭嗣同满怀崇敬之情。“斗酒纵横天下事,名山风雨百年心。”但愿谭、刘两家的后人重续前缘,再一次携手,为祖国统一继续努力!我想两家的先辈有知,一定会含笑九泉!
由于年事已高,您已经十多年没有回家乡了。家乡浏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浏阳由过去的小县城,发展成为了一个美丽、精致的现代化城市,多条高速公路在浏阳交汇,一栋栋漂亮的房子遍布城乡,乡亲们过上了安宁富足的幸福生活。尤其是谭嗣穆终生为之奋斗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进步,全市基本普及了高中教育,孩子们在花园式校园茁壮成长。故乡的山更清,水更绿。谭氏诸多先贤的坟墓均得到了妥善保护,谭继洵、谭嗣襄、谭嗣同、李闰之墓,以及谭嗣同故居、谭烈士专祠、算学馆旧址,均列为了文物保护单位。“灞上垂杨牵客思,也应回首故乡遥。”我诚挚地邀请您以及您的家人,在方便的时候回家乡走一走、看一看。正如您所说,浏阳是您永远的家!
新的一年即将到来,祝您和您的家人身体健康,新年吉祥!
晚辈:刘正初 上
2022年11月18日
于浏阳
(原标题:《也应回首故乡遥——给浏阳籍台胞谭恒岳先生的一封信》作者:刘正初)
(刘正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