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写满两岸骨肉亲情,更有团圆渴盼

立春已至,两岸的亲人一起迎春咬春,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书里有骨肉亲情,更有两岸深切的团圆渴盼。有无数像伊能静、高秉涵、苏雍竣、周恩贤这样的家庭能团圆,更有两岸中国人、中华大家庭的大团圆!

家书写满两岸骨肉亲情,更有团圆渴盼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2022-02-04 10:3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家书中的深情,家人才能读懂,伊能静年初二写满娘家思念的这封云端家书,中华儿女都能读懂,因为文字里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团圆渴盼,我们身上都有,都刻骨铭心,都魂牵梦萦。新年立春之季,几位在大陆读书的台湾年轻人的家书,写着一样的思念,他们中有的留在北京担任冬奥志愿者,有的留京过年的生日正好与冬奥相遇,有的在学校食堂台湾学子一起吃的年夜饭,有的在室友邀请下在威海“家”里过了一个难忘的春节。以视频为媒的现代家书,刷屏的转发和留言,写满同为天涯“思亲人”的共鸣。

伊能静家书的第一段话就触动了很多人:以前若在台北过年,初二便是传统习俗回娘家的日子,虽然年夜饭两家人已经团聚,但还是会在初二去妈妈住的地方,给妈妈磕头拜年。——很多网友都跟帖说,是啊,我们也都是这样。当然一样,文化同根同源,血脉相连,过年习俗多是一样的。苏雍竣同学想念的乡味香肠,周恩贤同学思念妈妈炖的鸡汤,蔡云咏同学在视频家书中给家人秀的红毛衣,不都是我们共同的年味!伊能静在家书中写到自己已经熟悉上海生活,感受到这个城市浓浓的爱意,台北和上海完全零距离,好希望能带妈妈来上海看看上海的繁华,也好想念曾经生活的台北街道。

伊能静这些年到大陆发展,又是拍电影,又是上综艺,乘风破浪,吸粉无数,她一直以自己“祖籍山东”的身份为荣,并希望儿子念完大学后也跟她一起留在上海。她的生活、事业和家庭,是海峡两岸血脉相连的一个缩影,很多家庭都像她一样,生活在大陆,亲人在台湾,或者是生活在台湾,亲人在大陆。在北航读书的姚中玉同学,爷爷是江苏徐州人,奶奶是台湾宜兰人,他本人生于台湾,上小学时随爸妈一起到徐州生活。疫情之前是基本是零距离,家人往来两岸很频繁。

还好,没有什么能挡得住亲情的交流。疫情挡得住脚步,挡不住绿叶对根的情意,挡不住孩子对母亲的思念。家书看起来虽然显得古老而笨拙,却是中国人最常用的传情方式,鸿雁传书,家书抵万金,为什么游子眼里常含泪水,因为对家爱得深沉,家书才能把这深沉的爱写得透彻,也才能抵达亲人的内心。恩贤妈妈在海峡那边回复家书时说:等你回来一定给你炖鸡汤,想吃什么都炖给你吃。

新媒体让交流变得无比便捷,不必如从前车马那样慢,电子媒介能让心意瞬间到达,天涯若比邻,中国人还是喜欢把这种问候亲切地称为家书。深深的情意,还是需要长长的话,才能道尽。中国的方块字,中国人传统的传情方式,厚重的文化仪式感,才能把我们与传统文化相连、融入骨子里的亲情深描出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这就是家书在今天这个新媒介发达的时代仍很流行的原因,我们中国人多很内敛,特别是在情感表达上,心中所想远多于口中所说。我们给父母打电话时,有时虽然内心思念奔涌,但口头往往很笨拙,常常沉默良久。很多在电话中当面说不出口的情话,却能在文字和视频中尽情抒发。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吗?现在工作很忙吧,身体好吗?明年春节我一定回家,好了先写到这吧。一部家书史,就是一部中国人倾诉思亲思乡思归情感的心灵史,家书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常有人说如今的年味变淡了,没有烟花爆竹,没有过去那般热闹,也没有过去那般对新年美食的渴望了。唉呀,年味其实何曾变淡?对中国人来说,年味很多时候不是食物和烟花味道,而是团圆的味道,想想手机里无数的拜年祝福,看看这些现代家书,想想每逢佳节倍加牵挂你的人,你倍加牵挂的人,年味就从内心深处涌出来了。

冬奥与春节相遇,让中国人今年春节的年味格外浓厚。来自台湾新竹的李若筠同学说:有机会参加冬奥,心里特别兴奋,能够透过北京冬奥这房窗,让世界又一次看到北京风采、中国风采,我觉得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秀幸福,报平安,亲人读到这段思念,听到亲情的召唤,这也是我们的年味。又想起前几天刷屏的拜年短视频,大陆新闻学泰斗方汉奇先生与台湾新闻学泰斗李瞻先生的“相期以茶”、共约百岁聚首,87岁的台湾老兵高秉涵牵挂定居厦门的弟弟,盼疫情过后“牵手同回山东菏泽老家”,这浓浓的亲情,团圆的渴盼,就是我们的年味。

立春已至,两岸的亲人一起迎春咬春,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书里有骨肉亲情,更有两岸深切的团圆渴盼。雍竣同学在家书中对家人说:我在这里并不孤单,有同学、老师,还有全世界关注冬奥的人陪我一起过年。分离是暂时的,我们终将团圆!是啊,我们终将团圆,两岸同胞血浓于水,携手共抗疫情,期待春暖花开的时候,就是团圆的时候。有无数像伊能静、高秉涵、苏雍竣、周恩贤这样的家庭能团圆,更有两岸中国人、中华大家庭的大团圆!

(青平)

【责任编辑:吴艳鹏】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